今天是: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地震频道 > 地震科普

我国地震预报的现状与水平如何

 字号:[ ]  [我要打印][关闭] 视力保护色:

二十世纪六十年代,前苏联、日本、美国等相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有计划地开展了地震预报研究。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后开始大规模地震预报的实践探索,基本上与上述主要地震研究国家同步。经过40多年的努力,我们在观测仪器的研制、监测系统的建设、经验预报的积累等方面有了很大进展。然而,作为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,地震预报至今仍是一个难于突破的世界性难题。

  与日本、美国相比,我国在地震观测技术、仪器设备、通讯技术、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仍有差距。但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相比具有优势:(1)我国所取得的大震震例资料、观测到的前兆现象和累积的地震预报经验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;(2)在总结预报经验的基础上,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地震预报的判据、指标和方法,建立了一套地震预报的震情跟踪技术程序,把地震预报向实用化方面推进了一大步。而其他国家只停留在研究,或在个别地区以实验场的方式进行实验;(3)自1966年以来,我们在政府与社会的共同配合下,对海城地震、松潘地震等取得了有减灾实效的较为成功的预报,在世界地震科学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。

  但是,我们的预报水平仍然很低,能作出预报的地震还只占极少数,当前地震预报仍停留在有限的经验基础之上。
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Copyright 2008-2018 贵州省地震局 版权所有

   技术支持:贵州省地震局信息中心(地震大数据贵州中心、应急服务中心)  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

地址:贵阳市延安东路58号

黔ICP备08101043号  网站标识码 :5200000077

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86号

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、Chrome、Firefox、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